10月15日,非遗保护教研室在设计学院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集体备(说)课(系列)活动,该系列教研活动旨在聚焦非遗保护专业基础、专业核心课程,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,探索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,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。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课程主讲人吴又进老师就《非遗技艺三》进行了说课,分别从泥塑技艺的历史渊源、技艺特点、传承现状,教学难点等多个维度,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。他巧妙地将代表性泥塑技艺项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,分享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非遗文化传承意识。
在说课过程中,吴老师特别强调了泥塑技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。他指出,非遗技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,更是现代创新的源泉。因此,在教学过程中,吴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非遗技艺,鼓励他们大胆尝试、勇于创新,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,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撒后余副院长进行了点评和教学指导,让教师们更加直观地领略了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独特。同时,撒副院长还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,共同探讨了非遗技艺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,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。
在集体备课环节,教师们纷纷就非遗文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分享。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,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。同时,教师们还就如何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、如何提升学生的非遗文化素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献计献策。
撰稿:付琳 摄影:付琳 编辑:薛莲 复审:王从启 审定:俞璋凌